首页 > 抗战文化,名人名家
140

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人士诗话八则(中)

作者:何开粹
出处:《桂林山水诗词漫话》

抗战时期在桂林文化人士诗话八则(中)

(四)矛盾题诗白杨图

1940年10月初,茅盾在延安结识了画家沈逸千。沈逸千原在上海工作,抗战爆发后任战地写生队队长,出入于南北各战场。见面时,他把这次西北之行的写生画稿拿出来给茅盾看,同时给茅盾画了一张肖像。茅盾先生高兴地在这张画上签了名。

1942年3月,茅盾从香港转移到桂林,积极投入抗战文化活动。这一年的11月上旬,刚从滇缅战场等地写生回来的沈逸千来到桂林举办个人画展。他听说茅盾在桂林,便邀请他前来参观指导。见面后沈逸千热情地将茅盾请到寓所,接着便拿出一幅题为《白杨图》的水墨画。他对茅盾说,先生,你的那篇散文《白杨颂》写得太好了,我拜读之后深受教育和启发,于是便画了这幅《白杨图》,这一次,我还想请您在画上题字,留作纪念。茅盾满口答应了。他沉吟了一会儿,然后拿起毛笔,在画上题诗一首:

北方的佳树,挺立揽斜晖。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挤楠枋死,甘居榆枣俦。

丹青留风格,感此倍徘徊。

此诗后来以《题白杨图》为名正式发表,文字上有较大的改动。全诗为: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冉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茅盾对于象征北方农民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白杨一直是情有独钟的。在这首题画诗里,他再一次赞美了白杨那挺拔向上、团结奋斗的“风骨”,抒发了爱国的情怀。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首诗也是对散文《白杨礼赞》主题思想的进步深化与发挥,也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直到1979年,茅盾在为云南省下关市一份群众文艺刊物《洱海》题名时,还同时书赠了《题白杨图》一诗的条幅。由此可见,茅盾对这首题画诗是格外喜爱的。

令人痛心的是,画家沈逸千早在1944年就被国民党当局暗害,他所创作的那幅《白杨图》也随之失踪了。

(本文材料引自《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四期:《桂林春秋》(茅盾)和丁茂远:《茅盾诗词鉴赏》)

(五)何香凝赋诗拒受“造孽钱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随即沦陷。何香凝老人带领家人冒险逃离香港,几经辗转周折,于次年7月到达桂林。在李济深的关怀下,她和家人终于移居桂林东郊的观音山麓。在这里,她不顾年老体衰,养鸡种菜,有时也卖画,过着清苦的生活。

就在这时,蒋介石派人送来了他的一封亲笔信和一张100万元支票,邀请香凝老人到重庆定居。

香凝老人早就看透了蒋介石。他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干了“亲者痛,仇者快”的坏事,他还下令拘捕廖承志等共产党员。儿子至今还被关在江西的监狱里。此时,这位委员长送信又送钱,还能安什么好心?她想到这里,不禁怒火中烧,顺手提起毛笔,在信封上写下两句诗:

闲来写画营生活,不使人间造孽钱。

香凝老人的这两句诗,是从唐伯虎的“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脱胎而来的,但其思想格调却迥然不同。唐诗自示清高,而香凝老人的诗句却大义凛然,令人钦佩。

蒋介石并未因此而死心。1944年秋,衡阳失守,日军逼向广西。张治中将军到桂林时,奉蒋介石之命拜访了香凝老人,邀请她同家人一起到重庆避难,并说给她带了几十万元的路费。对于蒋介石的又一次假关心,香凝老人仍是严词拒绝。为了表明心志,她赋诗一首:

漂泊天涯隐桂林,国愁家恨两相侵。

难行蜀道知何故?事出无因却有因。

后来,当日军即将逼近桂林时,香凝老人携带全家人同当地师生一起逃难,先后移居于桂东南的昭平、八步等地,继续过着颠沛流离、艰苦困顿的难民生活。

(本文资料引自《何香凝传》)

(六)郭沫若首次游漓江

1938年11月末,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三厅厅长的郭沫若在参加蒋介石主持召开的南岳军事会议之后,于12月3日同周恩来一起抵达桂林。

郭沫若一到桂林,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各项抗日活动:筹备复刊《救亡日报》;调整三厅机构和人员;对各界各阶层人士发表演讲等等。12月17日,他应老朋友、广西大学校长白鹏飞之邀,前往雁山对该校师生作了题为《战时教育》的演讲,受到师生们热烈的欢迎。两天后,在白鹏飞校长的精心安排下,他才有机会忙里偷闲,与几位老朋友一起游览了漓江。

那一天,白鹏飞、沈兰宾夫妇专门雇了两条有蓬的木船,采办了一天多的食品和几瓶茅台酒,然后邀约郭沫若于立群、杜国庠和何公敢一起上了船,从桂林码头往阳朔驶去。

天下着细雨,给冬日的漓江增添了梦一般的朦胧情调从船头看下去,江水清澈碧绿,流得很慢,在奇形怪状的两岸山峰间迁回着。斗鸡山、象鼻山、九马画山一一晃过,隐退在薄薄的烟霭之中……

“太美了,好像是在梦里!”郭沫若不禁发出了诗一般的感叹。他还说,即使不是苏东坡,对此也可以写出一篇《阳朔赋》了。

听了这位大诗人的赞美,身为桂林人的白鹏飞像个小孩似地笑了。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京剧《黑风帕》,那高亢激越的声音回荡在两岸的群山之间,惊飞了在岸边歇息的一群水鸟……

四位客人一边听着,一边大声地叫好!

眼前画一般美丽的山水风光,使他们更加感到祖国河山的可爱和自己肩负的重任。在这里,没有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和干扰,他们更加无话不谈。于是,郭沫若把前段时间他与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人接触、交往和共事的情况详尽地作了介绍,使白鹏飞等人及时地了解了中共的抗日主张,从而受到极大的鼓舞。

夜幕即将降临,由沈兰宾主厨、于立群助理的晚餐已经做好。油煎漓江鱼、油炸花生和茅台酒都端上来了,特别的晚餐也开始了。在一篝渔火的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因喝酒而显得兴奋,变得通红。几位男士都是高阳酒徒,边唱边聊,杯杯见底,未到半夜就已经醉意朦胧了。

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来到了阳朔。人醒过来,精神也格外地好。于是,他们时而乘船直下,时而弃舟登山,把碧莲峰、书童山、西郎山等一一游了个够,真正领略了一番唐代大诗人韩愈所描写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神奇意境。

这次漓江之行,郭沫若虽然并没有写《阳朔赋》,但他却留下了叙事动人、抒情酣畅的两首七律其一是:

临流扣楫且高歌,拔地群山奈尔何?

白马嘶风奔碧落,青螺负雨压长河。

茅台斗酒奚辞醉,宣室丛谈不厌多。

暂把烽烟遗物外,此游我足傲东坡。

其二是:

盈盈漓水碧罗纨,万转千回尽异观。

岸上斗鸡雕不就,水边游象画应难。

停舟饱食江鱼美,试弹惊飞泽鸟寒。

对酒当歌慷以慨,一篝渔火夜方阑。


版权所有@广西桂林图书馆 技术支持:万卷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