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人名家
150

壮族历史学家黄现璠的一生——历史学家,壮族史学的开拓者

作者:魏华龄编著
出处:桂林文史资料.第五十五辑,现代桂籍文化名人传略

壮族历史学家黄现璠的一生——历史学家,壮族史学的开拓者

黄现璠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科(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他早年着重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年着重民俗文化研究,晚年着重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毕生在史坛学苑辛勤耕耘,潜心史学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完成和出版了《高中外国史》、《中国通史纲要》(上、中、下)、《古书解读入门》、《唐代社会概略》、《汉族的形成》、《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等。

对20世纪出版的《中国通史》,黄现璠一贯持批评态度,认为“以往出版的《中国通史》,绝大多数都不写少数民族,似乎《中国通史》成了《汉族通史》的代名词,这是不对的,违反客观历史事实。”他认为应该全面改写《中国通史》,以消除大汉族主义的封建史观。这是他上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做研究生时提出的观点。他发表的论文《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中,对30年来我国出版的51部中学历史教科书逐本阅读后进行评论,并与刘镛完成的《中国通史纲要》(黄现璠独立完成上、中册,刘镛独立完成下册),体现了他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期的史学思想。

自上世纪40年代初,黄现璠在桂林任广西大学史地专修科副教授,主讲《中上古史》,教学之余,他的研究重心转向民俗文化方面,对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起居衣食生活史事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考证研究,在桂林版《扫荡报》副刊“文史地”(周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如《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再论礼节之演变》、《我国坐俗古今之变》、《元代服饰之奇异》、《吸烟风俗传播考》、《饮酒礼俗与女招待之缘起》、《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男女鞋袜古今之变》等大量文章。

解放后,黄现璠的研究重点转向民族史方面。晚年侧重在壮族史。其贡献主要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两部开创性的著作:《广西僮族简史》和《壮族通史》。黄现璠之所以把精力放在壮族史的研究方面,是缘于1956年6月他到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会后,出席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有机会见到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对他说:壮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可是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历史著作,全国各族人民盼望早日看到壮族第一部史书,介绍他的族源、历史演变、生活状况以及风俗习惯,供大家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民族事业。这是国家总理的嘱托,黄现璠从这时起,就把壮族史事放在心上。在北京,黄现璠受全国人大民委之托,参与组建“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工作。7月,又参加了全国人大民委主持召开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专题科学讨论会”,会上,作了《壮族族源初探》的报告。会后,全国人大民委筹组全国各省、区少数民族历史调查组。黄现璠担任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副组长,实际负责全组工作。亲自动手写调查提纲,并带领全组成员深入广西各县开展调查,领导了广西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

在周恩来总理的嘱托和鼓励下,黄现璠花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广西僮族简史》的初稿。为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广西人民出版社计划在“人大”会议前夕出书,黄现璠找了几位助手帮忙,在内容上作了一些补充,文字上作了一些润色和修改,最后由他定稿付梓,《广西僮族简史》于1957年5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一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中华民族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壮族历史文化的专著,不仅填补了壮族历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为宣传壮族,让世人了解和认识壮族,确立壮族的历史地位,争取壮民族的自治权利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西僮族简史》出版不久,反右运动在全国开展,黄现璠的名字几乎同时在《人民日报》、《广西日报》、《桂林建设报》上出现,被点名批判,被扣以“史论反动”、“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者”、“农工民主党中央章伯钧、黄琪翔、李伯球右派反党集团在广西的总代理人”等罪名,被划为广西文化、教育界头号大右派。1957年12月,被撤销广西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及院图书馆馆长职务,工资扣了近一半,安排到院图书馆当资料员。1958年2月,全国人大第一届第五次会议决议:罢免黄现璠全国人大代表和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1961年10月,《广西日报》公告,摘去黄现璠的右派分子帽子。重返广西师院史地系任教,讲授《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摘帽”之后,除授课外,黄现璠还发表了不少论文。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扣上“死不改悔的大右派”罪名,被抄家、戴高帽游街、挂黑牌批斗、劳动惩罚、受尽凌辱和迫害,一个60多岁的老人,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直到1979年8月,历时22年的右派错案才得以彻底平反昭雪,复任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这年他已经80周岁了,一个学者最能出成果的22年,就这样的被折腾掉了!

“老牛不怕夕阳短,毋用扬鞭自奋蹄。”这是黄现璠晚年悬挂在书斋的座右铭,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将过去积累下来的资料,在旧作《右江苏维埃政权之建立》初稿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撰成了《广西右江革命风暴——韦拔群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三卷初稿。另将经过近40年收集、整理和不断修改补充,然后撰成的《我国人民起居衣食生活之演变》三大卷。还与学生黄伟诚教授合作撰写成《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上册,铅印散发。更重要的是他把“几十年来为壮族史收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作为编写《壮族通史》的基础”,并为《壮族通史》“编写提纲”。在黄现璠的主持下,和他的学生黄增庆(广西博物馆研究员)、张一民(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携手合作,撰写《壮族通史》一书。遗憾的是,《壮族通史》尚未完稿,黄现璠于1981年12月28日突患脑血管破裂,入院医治无效,于1982年1月28日在桂林逝世。《壮族通史》由黄增庆、张一民按照“黄教授的观点、材料”(以上引文均见黄增庆、张一民为该书写的《后记》)继续完成,全书共70多万字,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著者署名: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该书荣获1987至1990年度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覃应机为该书作序,称“这是目前我所知道的第一部壮族通史。它的出版,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成果。它将会增进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了解,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有的学者认为该书“是第一部篇幅宏大、内容丰富、论述全面、资料翔实丰厚名副其实的壮族通史”,结束了壮族没有一部通史的历史。该书凝聚着先生炽热的民族情感和辛勤的劳动汗水,也是先生奉献给壮族人民同胞的一份厚礼,为壮民族了解和认识自已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海内外对壮族历史文化的了解。”

对壮族人物的研究,主要有《壮族女将瓦氏领兵抗倭》,这是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上提交的论文。而他在临终前撰写的《侬智高》一书,直到他去世后的1983年,才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侬智高的国籍、起兵的性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充分证明了侬智高是地道的中国人,是位民族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侬智高》是第一本全面论述和客观评价壮族英雄侬智高的专著。

对民俗文化(民间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的研究,黄现璠也花了不少精力,研究成果有《中国发装考略》(《经世半月刊》一卷第十二期)。上世纪40年代初,他在桂林《扫荡报》副刊“文史地周刊”(下同)上先后发表了《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第三期、《再论礼节之演变》第五期、《战国时代农奴解放与人之发现》第九期、《我国坐俗古今之变》第十二、十六、十八、十九、二十期、《中国起居衣食礼节史》、《元代服饰之奇异》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期、《吸烟风俗传播考》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六、四十八、四十九、五十期、《饮茶风俗之起源及其传播》第五十九、六十期、《男女鞋袜古今之变》第七十期、《我国服装演变之研究》第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期、《中国男女服装之研究》、《中师季刊》一卷一期、《食器与礼仪之研究》第二期等大量文章,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的开拓性的学术成果,从而对中国民俗学作出了筚路蓝缕的贡献。

版权所有@广西桂林图书馆 技术支持:万卷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