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挥泪读题壁诗
在灵渠和漓江汇合处,两河之间的荒坡上,到处都有一条条断续相接的土埂,这就是秦城遗址。古书说它“周四十里”。唐末五代马殷的部将还用它来屯过兵,打过仗。宋朝有不少诗人咏叹过它。这里还流传着一个秦少游在秦城挥泪读题壁诗的传说。
宋代国史馆编修秦少游,自从尚书左仆射章惇当权后,就一直不得意,他和老师苏东坡等“元祐党人”一起被排斥。先是被从京城外放到杭州做官,后又从杭州放调到湖南郴州;最后,竟在郴州被削职,后来又被迁到广西的横州当一个地方小官。他的仕途就像大河里的石头一样,被水推来滚去,人格的棱角被磨光了,一切想头都变得心灰意冷。
他在由郴州赴横州就职时,从湘江逆水而上,经灵渠坐小船到了零河口边的大溶江镇住下,就脱下官服,改穿便衣,不带随从,走进一家酒楼去借酒消愁。他进酒楼落座后,向酒保要了一壸水酒、一碟花生,自斟自酌起来。
他正独自一人喝着闷酒,突然,从门外走进一个人来。秦少游见那人一脸晦气,便叫他过来一起同坐。那人见秦少游是个斯文之人,就毫不客气地同他坐到了一起。虽素不相识,有道是酒席筵前皆好友,两杯溶江三花下肚,这个被邀来的不速之客,话水便多了起来。他自恃怀才不遇,愤世忧时地说:“伙计,王勃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写得实在好!”
秦少游见他开口便埋怨命运,也顺口回答一句白居易的诗:“老兄,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什么难处你就直说吧!”那人抬眼看了看秦少游,见他一脸书生气,就毫无顾忌地说开了。原来这位老者,在他十六岁时就参加乡试,得了秀才第一名。可是后来多次参加举考,场场落第,五十多岁了,连个举人也没捞到。俗语说穷秀才,富举人,满腹文章的秀才,家中妻儿都没米饱腹,穷得老婆差点吊颈!这回参加省试,又是屁股夹杉树棘回乡。他讲着讲着,泪水便一颗颗地落了下来。
秦少游见他这样伤心,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诚言相劝道:“古语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老兄何必为命中之事气恼呢?”
老秀才把酒杯往桌上一顿,溅得满桌是酒。他气愤地说“我就是不服那口气,我虽不是才储八斗,学富五车,但总比那些一肚是糠的秀花枕头强些吧!在学堂里吟诗作赋,我总是名列榜首,在考场上他们却总在我的前头,这不是黑白不清吗!”
秦少游听着不由一笑,劝道:“其实,考上了又怎样?俗话讲‘有的辞官不做,有的连夜赶场’,我就想辞……”“你想辞什么?”老秀才这一惊奇发问,让秦少游惊觉自己说漏了嘴,赶忙改口道:“我辞别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也是满腔愁肠啊!”
“你是远道游览也有忧愁?”老秀才醉意蒙昽地反问道。秦少游听老秀才反问,因多喝了几杯,便话无遮拦,失口说道:“哎!我的愁才多呢!”他望了望窗外的灵渠,叹息地自吟道:“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老秀才一听,不由惊讶地“噫”了一声说:“这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秦少游的诗吗?你……”
“我借兴背两句罢了。”秦少游生怕被他识破,便连忙解释。老秀才听他背得秦少游的诗,很是高兴,便说:“我们可算是知音了。像他这样的才子,连苏东坡都把妹妹嫁给他的一代奇才,如今也四处流放,难怪他赋诗叫愁了……
“这是他自己造成的。”秦少游说罢,不禁暗自笑了起来。老秀才听他竟然责怪起一代奇才来,心里就有些火了,和善的脸一下由黑变红,眼睛鼓起说道:“怎么能说是他自己造成的呢?当今朝廷,坏人当权,贤人挨挤,连苏东坡都免不了被降职,哎!真不像话,哪里还有点公正呢?”
老秀才越讲越气,秦少游越听越动情,也是多喝了两杯溶江好酒,有道是酒后吐真言,忍不住又说道:“我是傻,所以才劝你这位老秀才莫再傻了。”
老秀才一听,眼睛瞪得像两只螺蛳壳,把秦少游狠狠地看了两眼,好像在做梦,惊讶地问道:“你是……”到了这种不讲也明的地步,秦少游再也无法遮掩,只好客气地说:“在下便是‘山抹微云’编修。”
“啊,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你真是秦观,秦少游编修,与你晤面,是我三生有幸啊!”老秀才赶忙站起拱手作揖,提起酒壸要重新斟酒。秦少游一把拦住了他。接着俩人对坐叙谈,直到日落西山才离店。
第二天,秦少游想再找老秀才叙谈当地风情,顺便请他引路去游览游览灵渠,看看秦城古迹。可是问遍了街上所有店铺,都找不到老秀才的下落。秦少游甚为后悔,昨天竟连老秀才的名字都忘了问。他只好带着几分懊恼与随从渡过漓江,沿着灵渠堤岸去看秦城。
他踏着荒径小道,迎着拂面清风,刚走到通济村边,就见古城壁前围了一大堆人。他挤进人群,抬头一看,只见断墙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题着一首诗,写的是:我为无名抵死求,有名为累口还忧。南来处处佳山水,随分归休得自由。
那第二句第五字不知为何被涂改,辨认不清。秦少游读罢,便知是老秀才的笔墨。想起昨天和他在酒楼喝酒谈心,又想到自己半生的落魄失意,不觉又将那诗诵读了一遍,且边读边流泪。最后禁不住大声叹息道:“知己,知己,如今你在何方呐!”
众人回头观看时,秦少游揩着眼泪,带着随从,迈开沉重的步子,踏着渠堤,沿古城缓缓前去了。秦少游秦城挥泪读题壁诗的传说,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至今还记载在兴安的县志里。